《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76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76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pdf下载

出版社 创品世纪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25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3(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作者:
定价:49.0
出版社:
出版日期:1900-01-01
ISBN:9787302192732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单片机接口是单片机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计算机软硬件有机结合的专业课程。以前的要讲述了并行口芯片,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大部分用的是串行口芯片。
  《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讲解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讲解串行接口,几乎囊括了所有串行接口知识,每个程序行了仿真调试,给出了程序注释,使读者学更加轻松易懂。
  《单片机接口C语言开发技术》是作者多年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产品研发经验的结晶。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接口
1.1.1 基本概念
1.1.2 接口的4大能
1.2 串行接口知识
1.2.1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
1.2.2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SPI模式
1.2.3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I2C模式
1.2.4 串行通信接口MicroWire/Plu线
思考题

第2章 中断接口扩展
2.1 中断系统
2.1.1 中断请求源和中断请求标志
2.1.2 中断控制
2.1.3 中断响应
2.1.4 外部中断触发方式
2.1.5 多个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
2.1.6 MCS-51对中断请求的撤除
2.1.7 MCS-51中断系统的初始化
2.1.8 应用举例
2.2 中断控制器8259A
2.2.1 8259内部结构
2.2.2 8259能
2.2.3 8259命令字
2.2.4 8259工作模式
2.2.5 8259级联
思考题

第3章 定时器/计数器扩展
3.1 MCS-51内部定时器/计数器
3.1.1 定时器/计数器结构
3.1.2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
3.1.3 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
3.1.4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举例
3.2 8253定时器/计数器扩展芯片
3.2.1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2.2 8253的工作方式
3.2.3 MCS-51与8253的接口方法
思考题

第4章 通信接口扩展
4.1 串行接口通信
4.1.1 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
4.1.2 串行接口工作方式
4.1.3 波特率
4.2 可编程通用串行通信接口8251
4.2.1 8251A的基本特点
4.2.2 8251A的内部结构和能
4.2.3 8251A的控制字
4.2.4 8251A的初始化
4.2.5 MCS-51和8251A的接口
思考题

第5章 MCS-51存储器扩展
5.1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5.1.1 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时序
5.1.2 EPROM接口设计
5.1.3 E2PROM接口设计
5.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5.2.1 MCS-51访问外部RAM的定时波形
5.2.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5.2.3 RAM的掉电保护
5.3 串行(I2线)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
5.4 串行(SP线)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
5.5 串行(MicroWire/Plu线)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
思考题

第6章 I/O接口扩展
6.1 概述
6.2 显示器接口扩展设计
6.3 键盘接口设计
6.3.1 键盘的工作原理
6.3.2 键盘接口设计
6.4 ZLG7289A、串行接口LED、数码管及键盘管理器件
6.4.1 概述
6.4.2 控制指令
6.4.3 SPI串行接口
6.4.4 接口程序
思考题

第7章 模拟/数字转换器
7.1 概述
7.1.1 算术A/D转换
7.1.2 技术参数
7.1.3 接口信号
7.1.4 基本引脚
7.2.1 0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810
7.2.1 AD7810能
7.2.2 AD7810的工作模式
7.2.3 AD7810的典型应用
7.3 高精度24位ADS1210/1211
7.3.1 ∑△调制器A/D原理简介
7.3.2 ADS1210/1211内部结构
7.3.3 内部寄存器
7.3.4 校准
7.3.5 主/从模式的串行接口设计
7.3.6 与8XC51接口
7.4 应用设计实例
7.4.1 A/D设计的一般考虑
7.4.2 设计实例
7.5 并行A/D转换器与8031的接口设计
思考题

第8章 串行数字/模拟转换器
8.1 D/A的技术特性
8.2 8位满幅型MAX517/518/519
8.2.1 概述
8.2.2 通信约定
8.2.3 DAC模块
8.3 10位电压型MAX504/515
8.3.1 作原理
8.3.2 应用设计
8.4 16位精密型DAC714
8.4.1 概述
8.4.2 应用设计
8.5 24位立体声音频PCM1728
8.5.1 概述
8.5.2 系统时钟
8.5.3 数据接口格式与复位
8.5.4 工作原理
8.5.5 应用设计考虑
8.6 应用设计实例
8.7 并行数/模(D/A)转换器电路接口设计
思考题
……

第9章 单片机的其他接口
第10章 IC卡
第11章 单线芯片


  前言

  目前,大专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数控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智能仪表专业开设了单片机接口课程。这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需要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作为知识背景,同时本课程也是一门计算机软硬件有机结合的实用技术。本书是作者多年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产品研发经验的结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始终将理论、实验、产品开发三者有机结合,每个接口都讲明原理、使用方法、编程控制方法,给学种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学。
  本教材出之处是主要讲解产品经常应用的串行接口芯片,考虑到以前的产品为并行接口,本书将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同时讲解,讲解串行接口,并从应用角度出发加强了设计性环节的指导,内括软件仿真、硬件仿真、产品设计等。本书所有程序在KeilC7.O仿真软件中调,增加了知识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便于自学。
  本书第1章“概论”详细讲解串口的基本知识及工作模式;第2章“中断接口扩展”主要讲解8259芯片;第3章“定时器/计数器扩展”讲解8253定时器、计数器扩展芯片;第4章“通信接口扩展”主要讲解可编程通用串行通信接口8251;第5章“MCS-51存储器扩展”讲解串行(I2线)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设计、串行(SP线)数据存储器扩展设计;第6章“I/O接口扩展”详细讲解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ZLG7289A、串行接口LED、数码管及键盘管理器件;第7章“模拟/数字转换器”主要讲解10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810、高精度24位ADS1210/1211、并行A/D转换器与8031的接口设计;第8章“串行数字/模拟转换器”讲述10位电压型MAX504/515、16位精密型DAC714、24位立体声音频PCM1728芯片;第9章“单片机的其他接口”讲解V/F与F/V转换器VFC32、实时时钟DS1305芯片、液晶显示器(LCD)接口、LED点阵显示接口、打印机接口电路;第10章“IC卡”讲述AT24C××系列存储卡、逻辑加密存储卡SLE4442、智能卡SI。E44C42S;第11章“单线芯片”讲解DS2405概述、数字温度计等芯片。
  本书由龚运新、罗惠敏和彭建军共同编写,由于有限,错误在所难免。


  摘要

概论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各种输人输出(I/O)接口(如并行1/O口、串行I/O口和A/D转换器)的机器。由于单片机通常是为实时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因此,又称为微控制(MCU).

最初的单片机内含并行输人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它能较弱,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通过特殊的接口能,从而也增加了应用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改善了单片能,而且使系统体结构简化了。例如,有些单片机的并行I/O口,能直接输出大电流和高电压,可直接用于驱动荧光显示管(VFD)、液晶显示器

LCD)和数码显示管(LED)等,应用系统中就不再需要外部驱动电路。再如有此单片

机,片内含有A/D转换器,在一些实时控制系统中可省掉外部A/D转换器。目前,在单

片机中已出现的各类型新型接口有数十种,如A/D转换器、D/A转换器、DMA控制器、

CRT控制器、LCD驱动器、LED驱动器、VFD驱动器、正弦波发生器、声音发生器、字符发生器、波特率发生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脉宽调制器等。虽然一个单片机内含有若干种接口,但在开发设计产品时,能要求多种多样,往往选一块芯片不能满足要求。行能扩展,在扩展时要求尽量少占用口线,这就为串行接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行接口芯片在单能扩展中有逐步淘汰的趋势,但考虑到并行接口产品还在广泛使用,因此在编写本书时对串口、并口行了介绍,在串口。

接口

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类数据传送作;一类是CPU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读写作;另一类则是CPU和外部设备(简称外设)之间的数据输入输出(1/O)作,如图1-1(a)所示。

存储器和CPU都是半导体电路,具有相同的电路形式,数据信号也是相同的(信号),能相互兼容并直接使用,因此存储器与CPU之间采用同步们之间只要在时序关系上能相互满足就可以正常工作。正因为如此,存储器与CPU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