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模考解析·山东省》[8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公共基础知识模考解析·山东省》[8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公共基础知识模考解析·山东省 pdf下载

出版社 悠缘华夏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25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0(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公共基础知识模考解析·山东省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公共基础知识模考解析·山东省
作者:粉笔公考
定价:68.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1-01
ISBN:9787121403194
印次:
版次:
装帧:胶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含8套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目录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摘要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答案】B

【解析】A项正确,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而和道德不仅调整人的行为,还通过人的内心发生作用。

B项错误,法是由公权力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道德、习惯、风俗等必须经过公权力机关认可方能成为法律。

C项正确,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实体和程序的规定。

D项正确,法具有可诉性,是可诉的规范体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括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

ABC三项错误,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以及社会革命、战争对于特定法律主体而言都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属于法律事件。其中,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属于自然事件,社会革命、战争属于社会事件。

D项正确,婚姻登记是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属于法律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项错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C项错误,本级地方性法规>本级地方政府规章。D项错误,省级地方政府规章>设区的市级地方政府规章。

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A项正确,宪法规定的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宪法规

4.【答案】D

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等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制度。

B项正确,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无效。

C项正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D项错误,其他法律也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的权力等,这点并不能体现宪法的根本性。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B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不是真正的宪法。

C项正确,我国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宪法。

D项错误,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实施的。此后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

年、2004年和2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五次修改。

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A

【解析】A项正确,选举权具等性,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不承认也不允许民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B项错误,根据我国《选举法》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的下一级各行政区域或者各选区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行分配。由此可见,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