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51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51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 pdf下载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09-04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0(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编辑推荐

  《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特点: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引导来说明各知识点,使学生学为所用。
  突出实习实训,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内容衔接合理,采用项目驱动的编写方式,完全按项目运作所需的知识体系设置结构。
  配套齐全,不仅包括教学用书,还包括实习实训材料.教学课件等,使用方便。

内容简介

  《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全面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重点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原理、模块机制、驻留方法、代码优化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阐述。《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的重点在于DOS和Windows系列平台下的病毒,同时也涉及其他平台上的病毒技术。书中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复杂”的原则,有顺序地加以编排,内容涵盖病毒机制、文件型和引导型病毒的原理、木马、蠕虫、邮件炸弹、病毒自加密技术、代码优化技术、病毒理论模型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在学习病毒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病毒的防治技术。为了加强读者对病毒的了解,编者在书中加入大量真实而典型的病毒代码及分析。《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难易得当,条例清晰。既有严谨的理论章节,也有详实的实践实例,适合信息安全专业人员作为日常工具书使用。同时《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技术》的讲解通俗易懂,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1.1 计算机病毒概述
1.2 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比较
1.3 计算机病毒分类
1.4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5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症状
1.6 计算机病毒及其他破坏性程序演化历史
1.7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
习题

第2章 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目标
2.1 磁盘结构与管理
2.2 文件系统
2.3 汇编语言和接口基础
2.4 计算机引导过程
2.5 COM和EXE文件结构
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病毒基本机制
本章学习目标
3.1 计算机病毒的5种状态
3.2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和3种机制
3.3 感染机制
3.4 触发机制
3.5 破坏机制
习题

第4章 DOS病毒解析
本章学习目标
4.1 引导型病毒
4.2 文件型病毒
4.3 混合型病毒
习题

第5章 Windows病毒解析
本章学习目标
5.1 Win32 PE病毒原理
5.2 脚本病毒
5.3 宏病毒
5.4 网页病毒
习题

第6章 其他破坏性程序
本章学习目标
6.1 木马程序
6.1.1 木马概述
6.1.2 木马原理
6.1.3 典型木马实例
6.1.4 木马的预防和清除
6.2 蠕虫
6.2.1 蠕虫简介
6.2.2 蠕虫的分类
6.2.3 蠕虫的工作原理
6.2.4 蠕虫的行为特征
6.2.5 蠕虫实例
6.2.6 蠕虫的防治
6.3 邮件炸弹
6.3.1 邮件炸弹的概述
6.3.2 邮件炸弹的原理
6.3.3 邮件炸弹的防御
6.3.4 垃圾邮件
习题

第7章 计算机病毒基本技巧
本章学习目标
7.1 病毒隐藏技巧
7.1.1 引导型病毒的隐藏技巧
7.1.2 文件型病毒的隐藏技巧
7.1.3 宏病毒的隐藏技巧
7.1.4 进程隐藏
7.2 病毒简单加密
7.3 病毒的多态
7.3.1 多态性的级别
7.3.2 多态病毒的原理
7.3.3 多态病毒的对抗
7.4 花指令和变形术
7.4.1 花指令
7.4.2 变形技术
7.5 异常处理
7.5.1 异常处理的方式
7.5.2 异常处理的过程
7.5.3 异常处理的参数
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病毒理论模型
本章学习目标
8.1 基于图灵机的病毒模型
8.1.1 RAM模型
8.1.2 RASPM模型
8.1.3 图灵机模型
8.1.4 RASPM.ABS模型和基于此的病毒
8.1.5 操作系统模型
8.2 基于递归函数的病毒模型
8.2.1 Adleman病毒模型
8.2.2 Adleman病毒模型解析
8.3 蠕虫传播模型
8.3.1 SIS模型和SI模型
8.3.2 SIR模型
8.3.3 蠕虫在网络中的传播方式
8.3.4 SI模型的仿真
8.3.5 SIS模型的仿真
8.3.6 SIR模型的仿真
习题

第9章 其他平台的病毒
本章学习目标
9.1 其他平台病毒的概述
9.2 MacOS环境下的病毒
9.3 Shell脚本及病毒
9.4 伪造的库函数
9.5 基于ELF的计算机病毒
9.5.1 代码段和数据段
9.5.2 5种感染方式
9.5.3 Linux平台下的病毒
9.6 移动设备病毒
习题

第10章 病毒对抗技术
10.1 病毒的检测技术
10.1.1 危险信号
10.1.2 特征值检测技术
10.1.3 行为监测技术
10.1.4 校验检测技术
10.1.5 启发式扫描
10.1.6 虚拟机技术
10.2 病毒的清除
10.2.1 引导型病毒的清除
10.2.2 文件型病毒的清除
10.2.3 宏病毒的清除
10.2.4 病毒的去激活
10.3 病毒防御技术
10.3.1 病毒入侵途径分析
10.3.2 病毒的预防措施及方法
10.3.3 数字免疫
10.3.4 防火墙和防毒软件
10.4 病毒样本的获取方法
10.4.1 企业获取方法和个人获取方法的异同
10.4.2 脚本病毒样本的提取
10.4.3 宏病毒样本的提取
10.4.4 PE病毒样本的提取
习题

附录1 常用中断
附录2 分区类型表
附录3 特殊内存地址及作用
附录4 常见病毒及发作时间或条件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1.1 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整个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然而,计算机系统并不安全,其不安全因素有计算机信息系统自身的,也有人为的。
  计算机病毒就是最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全球性蔓延已经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迄今为止,发现的病毒种类已经非常多,而且还在以相当惊人的速度递增。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鉴于此,人们开始了反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一方面要掌握对当前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病毒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F.Cohen博士,在进行一些计算机程序的分析与试验时证明,确实存在某些特殊的程序,这些程序在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染”其他正常的程序,即这些程序可将自身的单一或多个副本复制到其他正常程序中,以实现这种自身程序的不断复制和扩散传播。由于这种方式十分类似于生物病毒的传播现象,即本身不能复制(与可进行自身复制的生物细菌或细胞不同),必须依赖其他宿主系统才能进行繁殖。因此,这类程序被命名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前言/序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人才短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尤为突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适应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面发展,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并要求教育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软件人才培养规模,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软件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善软件人才结构,大规模培养软件初级编程人员,满足软件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教育部也于2001年12月在35所大学启动了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作,并于2003年11月启动了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工作。
  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目标是:经过几年努力,建设一批能够培养大量具有竞争能力的实用型软件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面向就业、产学结合,为我国专科层次软件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并以此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达到这个目标,建立一套适合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高专的教材建设已经走过了几个发展阶段,由最开始本科教材的压缩到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再到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反映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为此,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组织了一批长期工作在高职高专教学一线的老师,编写了这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规划教材”,本套教材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来编写,即全书所有章节都以实例作引导来说明各知识点,各章实例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每个实例都可以作为最终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章章末还配有实习实训(或叫实验),这些实训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项目。
  采用这种方式编写的图书与市场上同类教材相比更具优越性,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点,还通过项目将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开拓了思路,掌握了知识,达到了面向岗位的职业教育培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