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动力学性质研究》[73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动力学性质研究》[73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动力学性质研究 pdf下载

出版社 社会出版社
出版年 2023-03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3(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动力学性质研究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内容简介

  对网络病毒的研究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方法主要就是从网络病毒源代码的角度对网络病毒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病毒的构成,并编写出应对该网络病毒的程序(即杀毒软件)来清理和查杀网络病毒。但是,微观方法往往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宏观方法是将生物数学领域的传染病仓室模型借鉴到网络病毒研究领域中,并以此来建立描述网络病毒传播规律的仓室模型,从而在宏观层面研究网络病毒的传播过程,并探讨各个仓室中的网络病毒随时间发展变化过程中进行传播的规律,从而预测网络病毒传播趋势,寻找能够有效控制病毒在网络上传播的方法。《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动力学性质研究》借助于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和分岔理论,以及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从宏观层面研究了几类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的动力学性质,为网络病毒的传播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首先,研究了一类具有分级感染率的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其次,研究了一类具有隔离策略的时滞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再其次,研究了一类具有免疫策略的时滞网络蠕虫传播模型;最后,研究了一类考虑拓扑结构的时滞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动力学性质研究》所得研究结果是推广了已有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相关的研究结论。

作者简介

张子振,男,1982年1月出生,山东聊城人。工作于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任信管系副主任。长期从事动力系统稳定性和分支问题。安徽财经大学第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人选、安徽财经大学第三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近五年以来,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自动化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东华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Mathematics》、《Complexity》、《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一类具有分级感染率的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
2.1 引言
2.2 有病毒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
2.3 有病毒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2.4 Hopf分岔的方向和稳定性
2.5 数值仿真
2.6 小结

第3章 一类具有隔离策略的时滞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
3.1 引言
3.2 Hopf分岔的存在性
3.3 有病毒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3.4 分岔周期解的性质
3.5 数值仿真
3.6 小结

第4章 一类具有免疫策略的时滞网络蠕虫传播模型
4.1 引言
4.2 Hopf分岔的存在性
4.3 分岔周期解的性质
4.4 数值仿真
4.5 小结

第5章 一类考虑拓扑结构的时滞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
5.1 引言
5.2 解的正性与有界性
5.3 Lyapunov稳定性分析
5.4 Hopf分岔的存在性
5.5 分岔周期解的性质
5.6 数值仿真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被充分应用到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工具。计算机网络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计算机病毒、蠕虫病毒等,这些病毒严重威胁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对网络病毒的研究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方法主要就是从网络病毒源代码的角度对网络病毒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病毒的构成,并编写出应对该网络病毒的程序(即杀毒软件)来清理和查杀网络病毒。但是,微观方法往往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宏观方法是将生物数学领域的传染病仓室模型借鉴到网络病毒研究领域中,并以此来建立描述网络病毒传播规律的仓室模型,从而在宏观层面研究网络病毒的传播过程,并探讨各个仓室中的网络病毒随时间发展变化过程中进行传播的规律,从而预测网络病毒传播趋势,寻找能够有效控制病毒在网络上传播的方法。本书借助于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和分岔理论,以及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从宏观层面研究了几类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的动力学性质,为网络病毒的传播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首先,研究了一类具有分级感染率的时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其次,研究了一类具有隔离策略的时滞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再其次,研究了一类具有免疫策略的时滞网络蠕虫传播模型;最后,研究了一类考虑拓扑结构的时滞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本书所得研究结果是推广了已有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相关的研究结论。
  最后,笔者想说,由于能力和时间关系,本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指导完善建议。在本书出版之际,笔者衷心感谢对本书顺利出版给出大量支持和帮助的安徽财经大学和经济科学出版社,感谢我的研究生团队,尤其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邹俊宸为本书顺利出版提供的诸多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