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生态的内涵不断拓展。除了基于自然界的自然生态、基于现实社会的社会生态及基于政治活动的政治生态,现在又有了基于网络空间的网络生态。在健康网络生态系统中,所有参与者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形成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我们应准确把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着眼点与着力点,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新生态。
互联网及互联网治理是全球治理中的新兴领域。今天的网络空间几乎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人口,世界各主权国家虽然当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网络治理的问题,但在寻求国际治理合作方面却存在种种难题,如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网络空间治理适用制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利益的调和等。这些难题制约着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建构。而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的缺失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损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纵容跨国网络犯罪,妨碍公民信息自由权利的实现。
中国作为世界网民数量第一的国家,是互联网国际合作治理中的重要一极。为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网络空间合作治理新生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本书便应运而生了。本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阐释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各国网络空间合作治理的战略;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面临的困境;第四部分着重从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构建新时代网络新生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我们应准确把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着眼点与着力点,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新生态。
本书也是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度人文社科基金课题“网络空间国际合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撰写过程中,由博岚岚担任主编,袁少恺、许晶岩、黄严严担任副主编,编委成员包括赵静娴、任仕坤与李磊。
书籍的编撰得到了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和基础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信息工程大学杨世松教授的热情指导,政治教研室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是一项战略性的、长期的艰巨任务,期待本书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也期望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使课题研究在互联网治理体系形成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