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中国人民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k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 |
作者: | 【美】安妮·伯迪克 约翰娜·德鲁克 彼得· |
定价: | 39.0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
ISBN: | 9787300252339 |
印次: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开本: | 大32开 |
内容简介 |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文学科研究、生产、传播的方式。 数字人文,从一个极为专门的学术领域正在成为一种学术时尚;从强调文化记录的产生、保存、解释和呈现形式,到对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颠覆。 本书的几位作者是数字人文的实践者,他们将数字人文界定为一种新型学术模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模型,其表现为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与人文知识开展的合作性、跨学科的研究、教学和出版等活动。 数字科学与人文研究方法的结合,成为一种“性的、历史和媒介的创建知识和意义的路径”,为当代复兴人文科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数字人文将人文科学重新诠释为生产性事业: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是在进行生产,不仅生产文本(以分析、评论、叙述、批判的形式),而且生产图像、互动、跨媒介语料库、软件和平台。这中间也有不少人担忧弱化了人文科学的学术性,作者就这些问题要一一进行了回应。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就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多人进行联合创作的产物,作者希望这种创作方式给读者带来更多元的视角。 《数字人文》真的会阿像印刷术一样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带来颠覆式的吗?我们拭目以待,如果真是这样,这中间一定有你的参与! |
目录 | |
章人文到数字人文 从人文主义到人文学 数字化的开端 跨媒介论证方法 设计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中的计算工作 保管、分析、编辑、建模 原型设计和版本更新:面向生产性的人文学 生产性人文学作为新核心 第二章人文知识曾有着可辨识的形式 强化的批判性集展 增强版本和文本流动性 规模:大数定律 远距离与近距离,宏观与微观,表面与深层 文化分析、聚合与数据挖掘 可视化与数据设计 本地考察与深层制图 活态档案馆 分布式知识生产与演绎性获取利用 人文游戏 代码、软件和平台研究 数据库式纪录片 可转变用途性内容和再混合文化 通用基础架构 泛在学术 第三章数字人文的社会生活 开源知识经济 社会转型与技术 外延和相关性 著述模式的转变 合作中的创作 发表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出版发表和获取利用的变革 新兴的话语圈体系 塑造新常规 知识的“去殖民化” 振兴文化记录 公共和反公共 电子出版社和泛在图书馆 培养“刺猬狐” 第四章风起云涌 第五章“数字-人文”简明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1数字人文的基础 常见问题解答2以项目为基本单位 常见问题解答3机构和实际作 说明1如何评估数字学术研究 说明2基于项目的学术研究 说明3研究过程与方法所需的核心技能 说明4数字人文教育的学习成果 说明5拓展对数字人文的倡议和宣传 附录1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1在新的相遇中绘制差异地形图 案例研究2来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纸莎残片及文本语料库的扩展出版 案例研究3扩展的物品和空间:犹太人大流散中的仪式物品 案例研究4阿富汗难民营文化记忆的虚拟重建 案例研究5对泽农公司(Zenon)档案的多作者本地考察 附录2参考资源网络 研究工具、技术和平台 组织和机构 专集、系列丛书、期刊、论坛 参考文献 后记:创作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