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软件定义云中心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本书共分为10章,以讲述云计算和软件定义的基本概念为起点,介绍了云计算带来的中心化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包括云计算环境的构建技术、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异构云、混合云构建、多云环境的自动化管理、云和容器的编排、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等技术,并给出简单易懂的应用实例,以帮助读者理解。此外,本书还对未来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阐述云业务流程的 进展和成果。
Pethuru Raj (佩瑟鲁?拉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丛书主编之一,就职于英国莱斯特郡德蒙特福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网络安全中心。在网络安全领域发布有影响力的论文多篇。赵金晶,女,1981年生,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先后承担过 自然科学基金、 973重大项目、863计划、军队装备预研和军队型号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应急项目十余项,其中担任课题负责人8项,曾获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EI检索30余篇。
Anupama Raman(阿努帕玛?拉曼),“”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丛书主编之一,就职于波兰格但斯克技术大学电子电信及信息学院计算机通信系。担任IEEE、ICASSP、ITST、ICSPS等 知名期刊编委。
赵金晶,女,1981年生,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先后承担过 自然科学基金、 973重大项目、863计划、军队装备预研和军队型号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应急项目十余项,其中担任课题负责人8项,曾获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EI检索30余篇。
目 录
第1章 信息技术(IT)领域的明显趋势和转变1
1.1 绪论1
1.2 软件定义IT1
1.3 敏捷型IT3
1.4 混合型IT3
1.5 分布型IT4
1.6 服务型IT5
1.7 容器化IT6
1.8 高质量IT7
1.9 云IT7
1.10 认知型IT9
1.11 超融合IT10
1.12 结论11
第2章 解密软件定义云环境12
2.1 绪论12
2.2 云的发展历程12
2.3 云化过程13
2.4 IT商品化和区域化14
2.5 切换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17
2.6 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的出现18
2.7 软件定义云(SDC)的主要构件19
2.8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21
2.9 强调软件定义存储(SDS)24
2.10 软件定义云(SDC)的主要优点27
2.11 结论30
第3章 软件定义存储(SDS)—存储虚拟化31
3.1 绪论31
3.1.1 DAS的缺点33
3.1.2 存储区域网(SAN)入门34
3.1.3 块级访问34
3.1.4 文件级访问35
3.1.5 对象级访问35
3.1.6 存储大数据的存储基础设施需求36
3.2 本节内容编排37
3.2.1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FC SAN)37
3.2.2 网际协议存储区域网(IP SAN)38
3.2.3 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39
3.2.4 网络附加存储(NAS)39
3.3 高性能存储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流行文件系统40
3.3.1 谷歌文件系统(GFS)40
3.3.2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42
3.3.3 HDFS的架构43
3.3.4 Panasas44
3.4 云存储简介48
3.5 存储虚拟化51
3.5.1 精简配置51
3.5.2 存储分层52
3.5.3 云存储中使用的存储优化技术53
3.5.4 云存储的优点54
3.6 结论55
第4章 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虚拟化56
4.1 绪论56
4.2 当前网络基础设施的局限性58
4.3 网络基础设施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设计方法59
4.4 虚拟网络的组件62
4.5 网络虚拟化实现技术64
4.5.1 虚拟局域网(VLAN)64
4.5.2 VLAN标记66
4.5.3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67
4.5.4 虚拟存储区域网(VSAN)69
4.5.5 虚拟网络中的流量管理69
4.5.6 链路聚合69
4.5.7 流量整形70
4.5.8 软件定义网络(SDN)71
4.5.9 SDN的分层架构72
4.5.10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75
4.6 结论76
第5章 混合云:混合型IT的发展历程78
5.1 绪论78
5.2 解密混合云模式79
5.3 混合云的关键驱动因素80
5.4 混合云的VMware云管理平台82
5.5 混合云挑战83
5.6 混合云的独特能力85
5.7 云开发解决方案87
5.8 VM和容器的混合云88
5.9 混合云管理:用例和要求94
5.10 混合云管理解决方案生态方兴未艾95
5.11 结论96
第6章 软件定义云中心的安全管理97
6.1 绪论97
6.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基础设施的安全需求97
6.3 身份验证、授权和审查框架(AAA)98
6.4 深度防御99
6.5 云平台的安全问题101
6.5.1 虚拟机分割101
6.5.2 数据库分割102
6.5.3 虚拟机内省102
6.6 分布式拒 服务(DDoS)103
6.7 基于虚拟机/虚拟机监视器的安全威胁104
6.7.1 擅自篡改虚拟机映像文件104
6.7.2 虚拟机盗用105
6.7.3 虚拟机间攻击105
6.7.4 瞬时间隙106
6.7.5 监视器劫持107
6.8 大数据的安全威胁107
6.8.1 分布式编程框架108
6.8.2 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108
6.8.3 分层存储109
6.8.4 数据源验证109
6.8.5 隐私问题109
6.9 大数据安全管理框架要求109
6.9.1 灵活可扩展的基础设施110
6.9.2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110
6.9.3 威胁监控和情报111
6.10 移动设备安全解决方案112
6.11 物联网组件的安全问题113
6.12 物联网平台/设备的安全措施114
6.12.1 安全启动114
6.12.2 强制访问控制机制115
6.12.3 网络设备身份验证115
6.12.4 设备专用防火墙115
6.12.5 确保安全补丁和升级的控制机制115
6.12.6 物联网不同用例中的安全威胁116
6.12.7 智能交通系统的安全威胁116
6.12.8 智能电网和其他物联网基础设施组件中的安全威胁117
6.13 结论117
第7章 云服务管理119
7.1 绪论119
7.2 混合型IT的特性120
7.3 实现混合型IT的架构121
7.4 管理界面121
7.5 资源配置和报告122
7.6 流程和数据集成122
7.7 系统和过程监控122
7.8 服务管理122
7.9 数据管理123
7.10 身份和访问管理(IAM)123
7.11 CMP工具123
7.12 自助服务目录125
7.13 统一云管理控制平台126
7.14 云治理126
7.15 计量/计费127
7.15.1 IaaS的计费和计量服务128
7.15.2 PaaS的计费和计量服务129
7.15.3 SaaS的计费和计量服务130
7.16 市场上主要的CMP供应商131
7.16.1 思科云中心131
7.16.2 VMware的vCloud自动化中心132
7.17 结论133
第8章 多云代理解决方案和服务134
8.1 绪论134
8.2 云代理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关键驱动因素136
8.3 IBM Cloud Brokerage介绍143
8.4 IBM Cloud Brokerage的关键组件145
8.5 IBM Cloud Brokerage的独特功能147
8.6 Cloud Brokerage服务实现桥(SFB)总体架构150
8.7 Cloud Brokerage和IBM Cloud Orchestrator(ICO)的集成优势151
8.8 IBM Cloud Brokerage解决方案用例和优势152
8.9 行业痛点、云代理目标、适配问题153
8.10 IBM Cloud Brokerage案例研究155
8.11 需要整合的功能158
8.12 其他云代理解决方案和服务159
8.13 结论161
第9章 自动化的多云操作和容器编排162
9.1 绪论162
9.2 云自动化与编排简介163
9.3 设定背景164
9.4 多云环境的出现165
9.5 面向多云环境的新一代DevOps解决方案166
9.6 多云:机会与可能性169
9.7 多云部署模型170
9.8 管理多云环境的挑战170
9.9 多云编排器的作用是什么?172
9.10 多云代理、管理和编排解决方案174
9.11 的云编排工具174
9.12 容器管理任务和工具179
9.13 Mesosphere Marathon183
9.14 云编排解决方案185
9.15 多云环境的安全问题188
9.16 构建多云环境中DevOps Pipeline的12个步骤190
9.17 结论192
0章 多云管理:技术、工具和技能194
10.1 绪论194
10.2 进入数字时代195
10.3 多云环境的出现195
10.4 多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196
10.5 多云管理解决方案的特性198
10.6 多云管理策略203
10.7 多云管理: 实践205
10.8 通过预测分析管理多云环境208
10.9 应用程序的 新与迁移:方法与架构210
10.10 结论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