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IT职业素养》[67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IT职业素养》[67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IT职业素养 pdf下载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13-12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7(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IT职业素养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编辑推荐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IT职业素养(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参考资料,还可以作为计算机企业员工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IT职业素养(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结合兄弟院校的使用意见和建议,根据多次社会调研结果,重新整理出IT行业从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职业素养。
  本书分为初入职场、立足职场、职业生涯三个部分,共包括15章,系统地阐述了与IT职场相关的素养要求,围绕职业生涯由低向高的顺序,层层展开、逐步深入。每章除了讲述案例和理论外,还设有小组讨论和热点话题。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初入职场
第1章 职业态度
1.1 做到最好
1.2 尊敬老板
1.3 敢于负责
1.4 形象礼仪
1.5 小组讨论:年轻人就是要做一番事业
1.6 实践训练
第2章 制订计划
2.1 关于计划
2.2 计划工具
2.3 目标管理
2.4 实现计划
2.5 小组讨论:战略管理
2.6 实践训练
第3章 工作效率
3.1 务实
3.2 灵活
3.3 科学
3.4 小组讨论:垄断与效率
3.5 实践训练
第4章 遵守时间
4.1 时间管理
4.2 时间管理工具
4.3 目标与时间
4.4 时间管理技巧
4.5 小组讨论:发布时间一再推迟的软件
4.6 实践训练
第5章 注意事项
5.1 热情敬业
5.2 知识产权
5.3 注意保密
5.4 不做黑客
5.5 小组讨论:我们是否应该制造病毒
5.6 实践训练
第二部分 立足职场
第6章 习惯是基础
6.1 习惯与好的习惯
6.2 容易被忽视的好习惯
6.3 不能有的习惯
6.4 小组讨论:改变人生的7个习惯
6.5 实践训练
第7章 胜在沟通
7.1 沟通的基础
7.2 沟通的对象
7.3 沟通效率
7.4 处理冲突
7.5 小组讨论:通用的“无界限”组织理论
7.6 实践训练
第8章 赢在执行
8.1 执行力
8.2 执行不力
8.3 没有借口
8.4 提高执行力
8.5 小组讨论:华为的“狼性文化”
8.6 实践训练
第9章 细节决定成败
9.1 像程序一样准确
9.2 精细服务
9.3 学会放弃
9.4 专注
9.5 小组讨论:海尔精细管理与精细工作文化
9.6 实践训练
第10章 团队超过一切
10.1 团队基础
10.2 开发管理团队
10.3 IT团队
10.4 形成文化
10.5 小组讨论:阿里巴巴的团队
10.6 实践训练
第三部分 职业生涯
第11章 不断创新
11.1 创新基础
11.2 模仿与创新
11.3 日积月累
11.4 失败与创新
11.5 小组讨论:创新的12个维度
11.6 实践训练
第12章 坚守道德
12.1 职业道德
12.2 再论诚信
12.3 如何对待潜规则
12.4 保护自己
12.5 小组讨论:IT潜规则
12.6 实践训练
第13章 职业拓展
13.1 危机管理
13.2 培训的种类与选择
13.3 项目管理能力培养
13.4 主动帮助别人
13.5 小组讨论:项目管理
13.6 实践训练
第14章 设计生涯
14.1 IT热门人才
14.2 专业与职业
14.3 职业发展
14.4 职业规划
14.5 小组讨论:4只毛毛虫的故事
14.6 实践训练
第15章 活到老,学到老
15.1 知识更新
15.2 终身学习
15.3 学习型社会
15.4 小组讨论:一代伟人毛泽东
15.5 实践训练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编写IT职业素养第1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正值高职计算机教育出现危机之际,高职高专都在探索计算机教育改革,需要编写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教材,以改变教学方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本书作为该系列教材的一部分,因为我具有管理学受教育的背景,承担了该书写作任务。
  第2版的出现是个必然,目前高职高专整体处于困难时期,由于计算机技术普及程度很高和产业的饱和期,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与就业的处境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学校信息系学生数量从全校第一大系沦落为倒数,生源平均分数也相对较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方法虽然有效改革了教学,但暂时也无法挽救计算机专业于水火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基本上走到了一个高原阶段,难以产生较大的突破,工学结合、项目引导、面向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教学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同。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仿真模拟环境,抑或是真实的实训工作环境;无论是J2EE体系结构,还是net平台,这些的确对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走在其他工科类专业的前列。但是随着工业大环境的不景气,服务业的崛起,计算机类专业在会计类和经管类专业面前不堪一击,而高职院校为了迁就考生报考,专业之间不平衡又加剧了这种现象。
  这引发了很多信息系主任或者信息学院院长们的深度思考,到底怎样才能推动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发展?在重新组织设计《IT职业素养》这本书时,我向束传政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应该树立起服务和应用的两条主线,通过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的方式走出当前的困局,得到了束先生的大力赞同和鼓励。例如,一些职业学院将信息系更改为服务外包学院,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信息系内开设了设计类相关专业,在当前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践的情况下,高职教育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需要放在软件的应用和技术的服务上,打破传统的重视软件设计和技术研究,才能使80%的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能使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涅槃重生,与现在信息化服务型社会接轨。
  根据这种情况,IT职业素养在专业的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教材第1版出版之后,我得到很多职业学院系主任的信息,他们非常重视职业素养的教育,部分学校将IT职业素养作为大二或者大三学生的必修课,很多学校都想把这门课上好,希望能够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但很多教师表示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课程的组织形式,授课的内容都难以确定。
  确实,职业素养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个学科,没有固定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科学的组织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规则收集起来,内容相当的零散。在第1版的基础上,本书试图建立高职高专职业素养的基本知识要点和框架,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初入职场、立足职场和职业生涯,按照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到胜任工作,以及进一步在职场中成功发展的顺序,将整个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经验、规则进行总结,结合了信息产业的特色,形成了IT职业素养。第一部分侧重阐述在职场中需要基本素养,第二部分则是讨论能够帮助员工成功的因素,第三部分对如何应对职场环境变化,保持职业常青提出了应对方法。
  本书由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陈守森主编,广东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卓志宏编写了第4章,烟台市综合信息中心耿晓燕女士编写了本书第6章和第8章。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上海复旦聚升科技有限公司郝力军先生的大力支持,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王凤玲、吴文国、刘晓军、李刚、孙玉林、贾春朴、王海霞、宫泽林、顾海燕、刘立静、杨淑珍、续晓燕、王俏、赵安仁等同志参加了本书的编写整理工作。
  希望本书能够对从事IT教育的工作者有所帮助,对准备踏上社会的学生有所启发,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少走弯路,尽快地踏上职业生涯的成功路。同时限于编者水平,教材中一定存在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作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