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史话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子计算机技术史世界普及读物》[9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计算思维史话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子计算机技术史世界普及读物》[9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计算思维史话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子计算机技术史世界普及读物 pdf下载

出版社 读乐尔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25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8(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计算思维史话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子计算机技术史世界普及读物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计算思维史话
作者:[英]托尼·海依,[英]奎利·帕佩
定价:119.0
出版社: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7-01
ISBN:9787115532923
印次:1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如今,计算机几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交的方式到汽车的性能,都离不开计算机。那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在短短50 年内发生的呢?本书带领我们踏上了关于计算的旅程,从20 世纪30 年代早期的计算机到今天的前沿研究,均有涉猎。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详述了软硬件背后的理念、算法的神奇、摩尔定律的精准预测、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互联网的发展、IBM 的沃森等人工智能的兴起、《我的》等新一代游戏、谷歌与Facebook 的崛起以及可能改变未来的量子计算。本书还介绍了技术领域的梦想家和发明家的传奇故事,正是他们把伟大的技术带到了现代的每个角落。本书的故事激动人心,文字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为任何想知道智能手机从何而来以及未来我们将走向何方的人打开了计算的大门。

  目录
前言 V
如何阅读本书 X
序幕 技术史中的重要时刻 XII

01 革命的开端 001
02 硬件 023
03 软件在“洞”里 039
04 编程语言和软件工程 057
05 算法 081
06 令人赞叹的图灵机 099
07 摩尔定律和硅革命 115
08 计算机个人化 135
09 计算机游戏 167
10 利克莱德的星际计算机网络 185
11 “编织”万维网 211
12 网络的黑暗面 235
13 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 256
14 机器学然语言处理 272
15 “摩尔定律”的终结 290
16 第三代计算机 308
17 科幻小说中的计算机 322
后记:从图灵上锁的水杯到今天 348
附录 I 长度的尺度 349
附录 II 计算机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产业 350
致谢 352

  编辑推荐

1.微软研究院副总裁托尼·海依十年磨一剑,写给大众的计算机科普书

2.比尔·盖茨倾情

3.桌面上的计算机博物馆

4.遨游计算宇宙,掌握计算思维,赢得计算未来


  媒体评论
1.微软研究院副总裁托尼·海依十年磨一剑,写给大众的计算机科普书
2.比尔·盖茨倾情推荐
3.桌面上的计算机博物馆
4.遨游计算宇宙,掌握计算思维,赢得计算未来

  前言

 

写作灵感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自然科学的“通俗”图书,这些书以简单易懂的讲解方式让普通读者了解到现代科学的展。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计算机科学极大地改变了,但是有关计算机科学的通俗图书却很少。本书将尝式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计算机科学的起源与根基。一言以蔽之.本书的目标是解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的写作灵感主要来源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fevnman)费曼是少数为公众所熟知的物理学家之一,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在英国,费曼参与录制了一些棒的电视节目,谈到了自己对物理的热爱;第二,他撰写了畅销书《别逗了,费曼先生》(Surely You'red·mr.fevnman述了很多自己在物理学研究中遇到的趣事,那本书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一直讲到在康奈尔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担任教授的日子;第三,当他正在顽强与癌症做斗争时(最终因癌症去世),应邀参与了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费曼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现场演示了橡皮环的冰水效应,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航天飞机失事的根本原因:火箭助推器的0形环密封圈在低温下失去弹性,引发事故。

在物理学家中。费曼最的研究成果是费曼图,这让他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图提供了一组计算工具.借助这组工具,物理学家不仅能够理解量子电动力学(这一理论是电磁学的基础),而且还能理解相对论量子场论(这一理论用来描述基本粒子间的弱交互作用与强交互作用)。费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研究者,而且还是一位梦想家。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三卷本的《费曼物理学讲义》(The Feynman Lecturesp;on Physics)之中,这本书计算总维史话在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讲授课程的基础上集结整理而成的。谈到梦想.1959年.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底下的空间还大得很》的演讲.提出了纳米技术的想法,也就是原子大小的微小器件的行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费曼开始对计算感兴趣。在生命的最后5年里,他一直在讲授有关计算的课程。前两年中,他联合加州理工学院的两个同事卡弗’米德(carver Mead)和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一起讲授一门雄心勃勃的计算课程。在第三年里,费曼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格里‘苏斯曼(Gerry sussman)的协助下推出了自己设计的课程。这些讲义巧妙地融合了常见的计算机科学资料,还加入了对计算热力学的讨论与量子计算机的分析。在去世之前,费曼请求本书作者托尼·海依(Tonv Hey)把自己的笔记整理出版,这些讲义才最终得以重见天日,形成了《费曼计算学讲义》(The Fe.vnman Leclures∞computaOon)。此外,费曼还曾担任思考机器计算机公司的顾问,这家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丹尼·希利斯(Dannv Hiuis)创立。

本书的作者之一托尼·海依(tonv Hey)是《新量子宇宙》(thenewQuantum untverse)的作者。《新量子宇宙》是一本之前广受欢迎的科学图书。它的写作灵感就来自于费曼的量子力学入门讲义。《费曼计算学讲义》似乎也催生出了其他一些广受欢迎的作品。费曼还在伊沙兰学院做过题为《计算机:从内到外》的演讲,对计算机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演讲中,费曼解释了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并且拿一个愚蠢的档案管理员做了类比。我们写的这本通俗的计算机科学图书,最初的灵感来源正是《费曼计算学讲义》。

写作本书时,我们也受到了其他一些图书的启发,比如特雷西·基德尔(_rracyKer)所写的《新机器的灵魂》(The.Soul afaNea,Machine)。虽然它讲的是新式微型计算机的设计与构造,但是读起来就像是一本慷险小说。另外一本书是计算机史学家·奥格登(stan Augarten)所写的《的技术》(theStateoftheArt),它用图片呈现了摩尔定律的发展史。还有一本书也出自奥格登之手,书名是Bit 6y Bitbit Hlustrated Histotrvofcomputers,这本图解计算机史的书从计算机器讲到了个人计算机,其写作意图与本书最。除此之外,还有以色列计算机科学家戴维·哈雷尔(David Harel)写的《算法学:计算精髓》(Algorithmics: The Spirit D,computtng),以及计算机设计师丹尼·希利斯写的《芯片:计算机运作的简单原理》(The Pattern∞the Stone:The SimpleIdeasp;ThatMakeComputersWork)。计算思维与计算机科学

在学校里,我们把精通3R(阅读、写作、算术,三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前言掌握计算思维.迈入“计算第三纪元”

vl缩写都为R)看作生活的必备技能。现在,还耍加上一条.那就是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会使用计算机,可以创建电子文档、使用电子表格、做PPT演示、浏览网页。但是.这些基本的“计算思维”并不是“计算机科学”这一术语所表达的内容。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的学问——如何制造计算机、了解它的局限以及使用它强大的计算能力解决复杂问题。阿兰·图灵(AIan_tujng)是一位天才,他是探索这些问题的先驱之一,通过模仿计算员(指负责计算工作的人)在解决计算问题时的做法。图灵提出了一个理论机器模型。即图灵机。图灵机给出了推断计算机行为所必需的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不仅关乎数学,而且还与工程学密切相关,即创建复杂系统来做有用之事。在计算机工程中,我们还可以更自由地探究虚拟系统,它们结构复杂却不受实际物理系统的限制。

计算机科学家周以真(『eannette wing)把“计算思维”定义为运用计算机科学、设计复杂系统以及理解人类行为的能力。她认为。培养人的计算思维在2l世纪是必需的,就像此前的3R一样。计算思含抽象与分解技巧,帮助我们开发算法以解决复杂任务或设计复杂系统。以相应的计算机科学概念(如冗余、损失控制、错误纠正)为思维方行思考。也能够得到一些与系统思想相关的新见解.比如、保护与修复。计算思维还有助于我们把来自机器学叶斯统计的“想法”运用到日常问题之中。由于生活的许多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我们会遇到规划与学题,而大数据的计算思维则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与商业活动中。

我们如何指导计算机解决特定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使用专门的编程语言写下自己的算法.即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有点儿像一份烹饪菜谱。我们把这种特定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它是计算机软件的一部分,由计算机执行以解决特定的问题。然后,这些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的指令被翻译成可被计算机硬件底层组件所执行的作。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还需耍其他一些软件的参与。比如作系统.它管理着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存储设计与打印机的使用等。编程就是把我们的计算机科学算法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类似于计算思维。编程能力无疑是一个人投身信息技术产业所必需的技能,但是它只是周以真所提出的计算思维的很小一部分。本书目标

写作本书不是为了再出一本关于计算机的教科书.或者又来一本讲解计算历史的图书.而是为了帮助读者(是学生群体)清楚地了解计算机的历史.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我们也希望本书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窥得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为了让本书更易读,更有趣,我们还在书中选VIII  计算思维史话择性地添加了一些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简短传记与趣闻轶事。

说来奇怪。学校里会讲解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的成就,但对伟大的计算机先驱鲜有提及。针对于此,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着重介绍计算机先驱的伟大贡献来纠正这种失衡的状态,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状况。本书介绍的这一类内括阿兰·图灵、约翰·冯·诺依曼(】[ohn yonNeLlmanrl)的早期理论思想,以及第一批计算机工程师的伟大成就。比如美国的约翰·埃克特(John Eckert)、约翰·莫奇利(.,lohn Mauc:hIy),欧洲的奠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等。故事伴随着IBM与Digital的崛起,一直到施乐帕克研究中心诞生的计算机传奇.即不可恩议的Alto计算机.它由艾伦-凯(AlanKav)、查克-撒克(ChuckThacket)、·兰普森(1~utler Lampson)制造。确切地说。计算的故事伴随着摩尔定律的演变与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微处理器(芯片上的计算机)引起了个人计算机革命,涌现的先驱有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c )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x,eWozniak)、微软的比尔·盖茨(BIll(~-ates)和保罗·艾伦(PaulAlk-n)。

在计算机诞生后的第一个30年中,它只是用来做计算,而在接下来的30年中,计算机则用行沟通交流。故事从.I c R.利克莱德(T c R.Licklider)最早的交互计算与网络猜想开始,到倮罗·巴兰(Paul Baran)与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es)的分组交换思想,再到鲍勃·泰勒(BobTaylor)、拉里·罗伯茨(LartyRoberts)的阿帕网和BBN,再到鲍勃·卡恩(Bob Kahn)与温特·瑟夫(Ⅵnt cert’)的互联网协议。早期范内瓦·(Vann@vai Bush)、泰德·尼尔森(TedNelson)、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Engc:lbart)关于超文本与链接文档的思想逐步演化成了今天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类似地,福大学研究生谢尔盖·布林(Serge~,Brin)和拉里·佩奇(LarryPage)发明的网页排序算法PageRank直接触发了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崛起成就了谷歌、必应和百度等公司。

如今,我们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天气,访问海量信息,与网络中的任何人交谈、玩游戏、合作完成工作,轻松与他人分享信息。如果我们愿意.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散播到全。计算机的机会看似没有止境.但我们仅仅处在未来无限可能性的起始阶段而已。根据图灵奖得主·兰普森的说法。下一个30年我们将入“计算第三纪元”,届肘计算机将能代表我们做出智能行为。这些发展也会在伦理道德、隐私等方面带来严重的问题,这些内容已经超出本书的讨论范围。在本书的结束部分,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些可能出现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本书速览

本书第l章至第6章将从数字计算机的诞生讲到计算机软硬件如何其同协作解决问题。其中,第4章讲解编程语言与软件工程思想,第5章讲解算法。第6章可能是本书最难的一章,尝试解释阿兰·图灵与阿隆佐·丘奇(A10tlZO church)关于可计算性与普适性的基础理论。在第一次阅读本书时你可以先跳过第6章,这不会影响你对后面章节内容的理解。针对那些对硬件感兴趣的读者。第7章讲解晶体管、集成电路(硅芯片)的发现史,摩尔定律的起源,以及半导体量子力学。第15章讲解摩尔定律的终结,以及随着微型化原子而催生的一些硅的未来替代品。

第1章与第2章结尾的历史讲解部分,提供了更多有关计算机科学历史的背景知识括查尔斯·巴贝奇((;harlesp;Babbage)与埃达·洛夫莱斯(AdaL0velace)的早期想法、鲜为人知的巨人机(由英国邮政局多利士山研究实验室建造,供布莱切利庄园的密码破译员使用)、LEo(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首批存储程序计算机(曼彻斯特大学的Baby和剑桥大学的EDSAC。在第8章中也有一个历史版块,用来讲解交互计算与个人计算机的几位先驱。

第8章讲解基于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在迈向当今的智能手机板计算机、触摸交互时代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施乐帕克研究中心、IBM、微软和苹果。第9章介绍计算机游戏与计算机图形的起源。第10章至第1 2童是介绍互联网、搜索引擎和恶意软件三大关键章节。

人工智能与的图灵测试是第1 3童讲解的主题,而第14童则讲解机器学的现代应用,主要涉及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语音和语言处理。所有这些都在IBM的计算机沃森(watson)设计中有所体现,它曾在电视游戏节目《危险边缘!》中大获全胜。第16章展望未来,讲解机器人科学技术与物联网的发展过程,结尾部分讨论了强人工智能与意识问题。

第1 7章是关于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计算机的随笔。



  作者简介
托尼·海依,

微软研究院副总裁,物理学家,计算机领域知名学者。曾出版多部学术专著,累计文150多篇,在专业领域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热衷于计算机科普事业,曾受理查德·费曼委托,为其整理计算机系列讲座文稿,结集出版。个人畅销科普作括《新量子宇宙》《爱因的镜子》《第四范式》等。

奎利·帕佩,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信息技术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事件模拟和数值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