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本店所售图书均保证正版,请放心购买!
......
基本信息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起源
1
1.2
相关概念
14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0
1.4
研究目标:互联网影响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与出路
40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41
2
研究理论基础
50
2.1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50
2.2
公众参与理论
55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58
3
政策建构阶段
60
3.1
互联网平台与问题流
61
3.2
互联网平台与政策流
77
3.3
互联网平台与政治流
86
3.4
政策之窗的开启
91
3.5
案例分析:政策问题提出——网络公众参与的有限性
96
4
政策制定阶段
104
4.1
政策制定中的互联网环境
104
4.2
政策制定中的各方参与者
117
4.3
适合网络公众参与的政策类型分析
127
4.4
案例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政策合法化的导向
135
5
政策执行阶段
139
5.1
网络技术改造政策执行要素
140
5.2
网络监督改变政策执行环境
151
5.3
网络问责保障政策执行效果
167
5.4
案例分析:政策执行——以政策质量为导向
175
6
公共政策评估与终结
179
6.1
网络公众参与影响政策评估
179
6.2
网络公众参与影响政策终结
182
6.3
案例分析:公共政策评估和终结——以政策能力提升为导向
190
7
结语:互联网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理念和出路
193
7.1
互联网已经构筑起公众参与新平台
193
7.2
执政者必须正视公众参与的新要求
195
7.3
网络公众参与的思考与探索
197
附录
205
附录
1
访谈对象情况表(公务员)
205
附录
2
结构式访谈大纲
209
附录
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决策过程
212
参考文献
229
......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也给公共管理活动带来新的变化因子。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渐扩大,学者们在不断探讨其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对这方面的问题也有多重层面的分析和解读。为了进一步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公共政策产生的真实影响,本书以调研访谈为基本研究方法,按照公共政策过程理论设计了论述框架,以多源流分析等理论为基本工具,详细分析中国公共政策议题提出、方案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终结等不同阶段互联网对政策各种要素产生的影响,再根据对公务员的调研访谈,探讨现实网络条件下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
......
朱世欣,河南大学讲师,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公众参与、当代政府机构改革等。目前主持省级课题《社会政治稳定与当前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河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效果评估与推进路径研究(实证分析)》三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如《构建政府职能转变评估体系的思考》、《网络环境下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问题探析》、《网络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要素分析》、《乡镇政府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其优化——基于河南省十大民生工程的调查和分析》、《激励理论与我国公务员奖励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