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雷达辐射源信号在线分选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是雷达信号侦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战场态势感知的重要环节。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手段正遭受巨大的性能挑战。数据流聚类是以无监督在线式处理数据流的新的数据挖掘手段,本书创新性地将数据流聚类思想引入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领域,较为完整地构建了基于数据流聚类的雷达辐射源在线分选理论统一框架,系统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围绕雷达辐射源信号无监督在线分选所取得的相关研
究成果。
本书共分为 5 章,内容包括:绪论、基于数据流聚类的雷达辐射源在线分选统一框架、基于 PDW 参数的雷达辐射源在线分选、基于脉内信息的雷达辐射源在线分选、类不均衡条件下基于脉内信息的雷达辐射源在线分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雷达信号处理以及数据流挖掘的参考书,对从事雷达与电子对抗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隋金坪,男,博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助理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202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7-201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芬兰阿尔托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行博士联合培养。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SCI检索4篇,EI检索9篇),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信号分选、数据流挖掘、智能辅助决策等。
刘振,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副系主任。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雷达目标识别与对抗,主要涉及雷达成像与识别、雷达有源对抗、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研究领域。国防科技大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和2013年分别获国防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优青项目、武器装备型号项目/预研项目等20余项,担任军委科技委某重点项目总体组成员、173计划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IEEE/IET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受理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4)、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8)。
黎湘,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雷达目标识别。长期从事空天目标识别方向的科研工作,提出雷达目标微动特征反演与识别理论方法,在我国中段反导和导弹突防两类重大任务中研制了核心装备,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励6项,在IEEE汇刊、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