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入门》[4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智能机器人入门》[4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智能机器人入门 pdf下载

出版社 当当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22-10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1(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智能机器人入门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产品色】

【编辑推荐】

18位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教师联手打造,集基础知识 8 个典型案例应用,面向青少年的智能机器人专业学习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由科学中心组织十余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教师联合编写,可以作为一门引导青少年参与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启蒙”课程。它服务于学校信息科技教育与课后服务需求,旨在推动“双进”助力“双减”,提供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介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涉及机械结构、传感器系统、通信与控制系统等;第二卷则通过8个智能机器人典型案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设计制作出可完成定任务的机器人。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书中的案例制作主要采用开源器材,方便实践,既可以作为青少年学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学校开展信息科技教育、开展课外服务的校本教材。

【目录】

part 01  Hello,机器人!
为什么人类需要机器人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
机器究竟如何思考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part 02  机器人,集合!
不只是会扫地的家用机器人
机器人也能是医生 
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
大显身手的搜救机器人
不可想象的未来机器人
part 03搭建机器人的身体
齿轮和齿轮组
伞状齿轮、冠状齿轮与差速器
伞形齿轮和差速器
蜗杆传动与齿条传动
滑轮和滑轮组
让机器人动起来 
仿生机器人
仿生双足机器人
part 04  机器人如何感知外面的世界
触碰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红外光电传感器 
编码器
距离传感器
姿态传感器
part 05  让机器人和我们交流
串行通信
无线通信之红外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之2.4G和蓝牙通信
让机器人自己适应环境
让你的机器人变得更聪明些 

【作者简介】

    科学中心地处市西城区北辰路9号院,由四栋独立建筑组成。占地面积共5.7万平方米,展览展示面积近1.9万平方米,包括“生命·生活·生存”主题展、乐园、效影院、科技创新成果展、科学广场、临时展厅、科技教育专区和科普剧场八个功能区,是面向公众的大型科技场馆。科学中心自2014年筹建以来,坚持以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地位相匹配的科普新地标为目标,突出科学思想方法传播,突破“一楼一宇”地域束缚,凸显科技场馆发展理念制高点,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讲好发展故事、讲好科技创新故事、讲好科技文化故事,努力打造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科学中心。

【前言】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2014 年,平总书记在“两院
院士”大会上指出,机器人是“高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长期的过程。从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参与机器人科技教育活动,这对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科技人才的储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由科学中心组织十余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教师联合编写,可以作为一门引导青少年参与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启蒙”课程。它服务于学校信息科技教
育与课后服务需求,旨在推动“双进”助力“双减”,提供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介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涉及机械结构、传感器系统、通信与控制系统等;第二卷则通过 8 个智能机器人典型案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设计制作出可完成定任务的机器人。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书中的案例制作主要采用开源器材,方便实践,既可以作为青少年学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学校开展信息科技教育、开展课外服务的校本教材。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 年 5 月

【媒体】

随着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已经深刻介入社会生活的人工智能,正在勾勒出迅猛发展又急剧变化的未来。本书从感知、初识到领悟,再到创造,循序渐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会思考、会操作的小小实践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B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教育B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 顾建军


本书围绕机器人讨论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还别关注应用中的规则,读者通过项目体验,可以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本书是一本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可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的拓展学习资源。
——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B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熊璋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未来“人机共存”的环境下,智能机器人将拥有更丰富而强大的功能,它也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套写给孩子看的智能机器人科普书,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了解和学习智能机器人的兴趣。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肖俊

【精彩书摘】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如图5–1所示。市场上主要有独
轮和双轮2类电动平衡车。平衡车的运作原理主要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基
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精
密的伺服控制系统灵敏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整个车体的平衡。平衡车是
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产物,并兼有娱乐休闲功能。本章我
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双轮平衡机器人。

【精彩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