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产品,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已经讨论过产品设计的几大趋势:终端世 界、可穿 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但最让我醉心的是第四种产品设计趋 势——魅力产品。
魅力产品脱胎于普通物品——钢笔、钱包、鞋、灯泡、桌子。 通过应用新兴技术(传感器、制动器、无线连接以及嵌入式处理装 置),普通物品能够获得不凡的能力,变得更有用、更敏锐。当一件 普通物品变得神奇之后,就能激起更多情感共鸣,丰富你的生活。
不妨回想一下神话中的那些神器,也就是杰克·基普斯教授 所说的大众文化血脉的组成部分。这些神器包括能提供无尽钱财 的钱包、能远距离呼救的小号、能一步千里的魔鞋,还有能带我 们到任何地方的飞毯。这些神器依然活跃在游戏、喜剧和流行的科幻小说中。它们完美地诠释了我们的渴望。 任何一件普通物品在变得神奇之后都会迷人又好用。人类将很容易与它建立关联性。一个普通钱包可以装现金、信用卡,一 个神奇的钱包则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你的银行账户,当你快 要超支或企图冲动性购物时,钱包就会越来越难打开。
一双神奇的鞋子不仅款式流行、穿着舒适,还能记录你的步 数,追踪你的路线,分析你步态的稳定性,并督促你运动健身。
一个神奇的灯泡发出的灯光会随着家庭习惯用电量的增减而 改变颜色,增强你的节能意识。
再如我正在用的这支普通钢笔。让它变得神奇的是什么呢? 是用不完的墨水、实时拼写检查、记住所有词汇的无限记忆力, 还是能在我写笔记时提供谈话日期、喝的咖啡以及谈话对象的相 关信息? Anoto 公司推出的智能笔就在朝这些方向努力。这是一 款书写工具,加装了摄影机、微处理器以及无线连接。当你写东西 时,它可以做记录,然后以数字形式存储记录,也可以把这些记录 转移到电脑或者其他设备中。将这种笔与一种印有细点的特殊纸张 配合使用,笔就能识别并且记录任一笔画的书写时间和位置。
通过加装录音功能,这款智能笔的神力大增。当你听讲座或 做采访时,它会为你录音,把你写某个字母的时间记录下来。如 果你想查某个时间点的对话内容,只需要简单做个标记,然后用笔 点一下标记,录音就会从你想要的时间点开始播放。这个功能增加 了录音功能的实用性,因为你能立刻找到需要的片段,而不必耗费 大量时间搜索。它还会改变你做笔记的方式,因为你可以使用更具象征性的语言和自己的速记符号。比如,在为本书搜集资料时,我 就使用了星号、笑脸、心形标记,并在采访中就某些特定之处做了 归类。通过点击笔记中的符号,我可以用数码笔重复播放对话。
这种技术唤回了我们对电子书的期 待,我们还可以超越 Kindle(亚马逊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去想更多、更远的技 术。在未来,当你读到“他们进入森林”时,你家里的数字放映 机就会显示森林的图像。
智能笔很好地融合了模拟和数字功能,也保留了人们喜爱的 普通笔的所有特征。它看起来是支笔,用起来也是支笔,但却不 仅仅是支笔。尽管它的额外功能让你爱不释手,但它作为笔的本质却并未改变。
用科技发掘物品的潜能
让物品变得神奇有多种途径,一般民众要认识并充分领会这 些途径是需要时间的,钢笔这样的简单物品如此,具有神奇功能 的产品更是如此。在麻省理工学院,我开设了一门叫作“实体媒介”的研究生课程。每学期我都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开发魅力产品 原型。这些魅力产品都带有有形的实体界面,这意味着人与物的 互动不需要电子显示屏,而是依赖姿势、手感、衣服、声音、光线、模式和触觉。
每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他们总会被那些神奇的物品及其 潜能震撼——他们发现计算机技术与物质世界结合后会变得多么有用,深刻地领会到非显示屏界面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娱乐方式。发现有人给你在脸谱网上发的状态按赞就 会给你一个温柔拥抱的夹克;只要你点击绘画并选择数字颜料就 能画出任何颜色、任何图案的画笔;随时听你调遣的桌子;不需 要使用时就隐藏在地板下或墙壁中的家具;会根据你的活动需要 来适当调整强度和焦点的光线;促成使用者面对面交流的手表; 可以根据地点改变进行动态更新的电子邮戳;能显示前方路况的 钥匙扣。这些只是学生们在过去几个学期中的想法,各种可能性 和原型还在源源不断地出现。
为了解放学生们的想象力,新学期开始时我组织了一项活动。 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条胶带。他们的任务是把胶带粘贴到任何可 以带来神奇服务的物品上,并设想可以嵌入这种物品的界面、传感器或显示器。这项活动引发了一连串有关物品、服务以及界面的问题:
· 物品是面向公众的还是面向个人的?是任何人都能看 到物品提供的信息还是只有用户才能看到?
· 数据的变动情况如何?是实时变化还是隔了很久才会更新?
· 注意力分散与价值存在怎样的关系?鉴于物品带来的 价值,物品将带来何种程度的侵入性?能否被人接受?
· 数据读取是否需要加密或伪装,还是可以让人轻松获 得?为了实现互动,物品需要用户付出多大的努力?
· 新的界面是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自然界?是否需要熟悉用户的行为,比如姿势和动作?
· 服务由谁代理?特点有哪些?物品怎样表现用户?它是否 可爱?作为用户生命中的一个存在,它会给用户怎样的感觉?
· 信息是通过镜像获取的吗?能否跳转到手机、网页或 其他公共显示器上?用户是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在其他地方 获得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只局限在某一物品上?
· 用户多快才能有效使用它?
魅力产品,势不可当
魅力产品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这一领域的研究前辈,既有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马克·维瑟(Mark Weiser),也有就职于 麻省理工学院的我的同事们: 石井裕(Hiroshi Ishii) 和《 当物 品开始思考》(When Things Start to Think)一书的作者尼尔·哥 申菲尔德(Neil Gershenfeld)。他们都在密切关注宏观技术的趋 势——微型化、嵌入性以及成本问题,也得出了与我相同的结论。
计算机、传感器、显示器的成本出现的断崖式下跌趋势让人 难以理解。在病毒营销等方面,我们看到了断崖式发展的影响, 但我们对运算会受到的影响还没有直观的感觉。运算速度每 18 个 月翻一番,同等运算量的成本被砍掉了一半,程序处理的成本也 只有 10 年前的 1/128,在开发新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时我们几乎可 以不计成本。我们可以把芯片和感应器嵌入任何物品——鞋子、药瓶、灯泡、钱包、家具,不必在乎增加的成本。
还有什么物品不能被神奇化吗?你可能会认为,让现实世界 的物品具有魔力会有局限性。但是只要了解微型化、无线网络以 及成本走势,你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
那些不相信物联网的人,对魅力产品的未来提过一些反对意见。 比如成本太高,难以全面普及,而且实现起来会太复杂。他们认为对 于汽车、冰箱等高价商品,制造商可能会把额外成本添加到销售价格 中,这样做既不会有人注意到,也不会有人反对。但是,这种情况在 茶壶、烤箱、钱包、灯泡这类低价商品上则不会发生。消费者对这类 商品的成本了如指掌,他们总是尽可能寻找最合适的价格。
我对这些反对意见表示怀疑。技术专家已经证明,今天的价 格门槛明天就会成为历史。只要人们喜欢魅力产品的实用与便捷, 这些产品的技术成本就不会成为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