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产力:杰出产品经理如何打造产品和团队 |
作者: | [美]Richard Banfield,[英]马丁·埃里克松,[美]纳特·沃金肖 |
定价: | 79.8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1-11-01 |
ISBN: | 9787115581501 |
印次: | 1 |
版次: | 1版1次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内容简介 |
产品团队的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产品的角色和责任不仅在不同的企业中有所不同,在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本书的三位作者采访了数十位供职于各类企业的产品,从多个角度还原了产品日常工作中的挑战和收获。无论是创业公司、成长型公司还是成熟公司,关于用户调研、跨部门协作、招聘员工以及与外合作等方面,本书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你将从本书中学会产品管理所需的“软技能”,了解如何带领产品团队走,并为快速变化的市场打造真正使用户称心如意的产品。本书适合产品经理以及任何对产品开发感兴趣的读者。 |
目录 |
序 xi 引言 xiii 致谢 xxv 第 一部分 产者 第 1章 什么是产品管理 3 产品管理角色 5 产品管理如何 6 产品管理的诞生 7 技术领域中的产品管理 8 产品管理走向敏捷 8 产品管理在高管中占有一席之地 9 产品管理的下一步 10 第 2章 为什么产力如此重要 13 产者的影响力 14 不断的组织 14 团队 15 创造者 15 产力的具体挑战:不仅仅占有一席之地 16 产力不是什么 17 什么构成了产力策略 17 是什么让产者们夜不能寐 17 为创能和项目排列优先级 17 合作的效率和产能 19 培训和发展产品团队 21 向上和向外的管理 22 协调和聚焦组织 23 第3章 成为优秀的产者 25 设定产品原则 26 设立产品愿景 26 从愿景到战略 27 从战略到路线图 29 关注与客户问题相关的主题 31 对目标和战略性活动排列优先级 31 管理不确定性 32 不确定性与时间的映射关系 33 产品是一种团队运动 34 设计产品团队 35 跨职能 38 产品团队中的人才培养和职业设计 42 平衡探索和交付 46 调整界面与挑战极限 47 让探索成为流程的必要部分 47 恰好流程 47 沟通与约束 49 澄清权力的问题 50 管理公司政治 51 第4章 存的公式吗 53 什么的产力 54 衡 55 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衡 56 如何识别产者 58 第5章 招聘产者 63 产人才的招聘和入职 64 招聘的时机 67 创始人型组织的时机 67 中小型公司和高增长公司的招聘时机 68 成熟公司的招聘时机 69 学徒制:培养自己的产者 69 对人才和团队的长期 72 成为产者 72 第二部分 不同阶段所需者 第6章 创业公司 77 创业公司的产者 78 大的挑战 79 创业公司的产风格 85 与战略和战术一致的产品愿景 85 从客户的角度发现核心价值 88 产品创始人与产品人招聘 94 创业公司产品团队 95 在小团队中身 96 培养人才 101 第7章 成长型公司 103 成长型公司产者面临的大挑战 104 保持用户聚焦 105 检视自我 105 从技术高手者的旅程 106 连接点 107 支者转型 108 防止沟通中断 108 给转型者的实用建议 109 执行影响愿景 110 建立团队 111 为团队挑选合适的成员 113 第8章 成熟公司 115 成熟公司产者面临的大挑战 116 扩张时保持专注 117 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推广战略 118 有效地沟通与合作 119 避免美化数据 119 衡量正确的东西 119 在企业文化中工作 121 企层 121 与内部及外部用户沟通 122 合作 123 改变企业文化 124 展示,而不是告诉 124 保持愿景清晰 125 采用产品组合的方法 125 从“小处着眼”到“思考远大” 126 一直做下去直 127 第三部分 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合作 第9章 构建合作关系生态 131 努力促成合作 132 找到共同价值 133 信任是黏合剂 133 用户输入的价值 134 什么时候需要顾问以及为什么 135 填补经验和技术的差距 135 应对变化 136 在团队中融入外部支持 136 避开陷阱 136 代理商、设计公司和开发商店 137 示例场景 140 自由工作者或合同制员工 144 战略伙伴 144 多维的员工与合作伙伴解决方案 145 制胜的多种招聘策略 146 对于合作关系的后一些思考 146 结语 147 |
1.本书的三位作者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产品团人,并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从业经验,深度剖析了产品团人应具备的特质,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风格、个人见解和技能; |
媒体 |
1.本书的三位作者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产品团人,并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从业经验,深度剖析了产品团人应具备的特质,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风格、个人见解和技能; 2.本书针对创业公司、成长型公司以及成熟公司,均提出了合理的指导意见,关于用户调研、跨部门协作、员工招聘以及与外合作等方面,本书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阅读本书,你将学到: 主题和模式:什么是产力,以及产人应具备哪些特质 实践指南:创业公司、成长型公司和成熟公司中对产人的不同要求 策略和战术:如何调动外部资源,与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合作 “关于产品的讨是围绕着创意和设计,但产品团队如何分工合作则很少被提及。这本书用一种新的视角剖析了产品团队的日常工作。书中所介绍的杰出产品团队及人的工作方式,值得每一位产品人认真学 ——Des Traynor Intercom联合创办人 |
作者简介 |
德·班菲尔德(Richard Banfield),数字产品设计平台InVision的设计转型裁,波士顿用户体验机构Fresh Tilded Soil的CEO和联合创办人。 马丁·埃里克松(Martin Eriksson),产品管理专业人士,ProductTank的创办人,Mind The Product的联合创办人和策展人。 纳特·沃金肖(Nate Washaw),Pluralsight的产品体验官,负责产品开发、内容和营销。 陈菡,拥有十余年IT行业经验,担任过业务分析师、业务架构师、产品经理,在用户研究、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谙熟产品从问题定义到落地再到上线运营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