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技术文档翻译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原理》[2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技术文档翻译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原理

  • 出版时间:2022-12
  • 热度:12384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技术文档翻译关乎企业全球化进程,是我国语言服务行业重要但却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其翻译质量受制于译员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系统理解。为帮助译员高效习得领域知识,本书借助知识本体技术,模拟人类认知思维过程,以云计算领域为例,构建了面向技术文档翻译的知识服务平台,论述了其构建原理、模型、流程及应用前景等。本书的研究源于技术写作行业实践,诉求于翻译人才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延伸于企业国际形象建设,落脚于知识服务体系探索,回归于技术文档翻译质量。此过程体现了应用翻译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本质,更体现了数字人文建设的旨归。

作者简介

李双燕,女,河北邯郸人,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与技术传播研究,在《外语界》《外语学刊》《外国语文》《中国科技术语》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翻译出版科普读物7部,曾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首届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校级“优秀党员”、“优秀硕士生导师”等称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13研究的理论依据

14研究的现实依据

15本章小结


第2章相关研究综述

21国内外技术文档翻译研究综述

22国内外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研究综述

23本章小结


第3章相关概念分析

31技术写作

32技术文档

33技术文档翻译

34术语概述

35知识本体概述

36语料库与术语库

37本章小结

第4章技术文档翻译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思路

41ICT云计算概述——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对象分析

42云计算知识本体简介——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技术分析

43技术文档翻译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模型

44本章小结


第5章技术文档翻译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过程

51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流程

52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分层构建

53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应用前瞻

54本章小结


第6章技术文档翻译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管理

61术语知识管理在技术文档翻译中的重要性概述

62当前技术文档翻译过程中术语知识管理的不足

63服务技术文档翻译的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管理模式探索

64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

71研究结果

72研究价值

73研究局限

74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等,急需跨文化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的支持。技术写作与翻译是语言服务行业的重要业务内容,对于产品的跨境销售及新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写作是技术传播(technical communication)的重要业务领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工程、生物、医学、航空、金融、电子等行业,其成果形式一般被称为技术文档(technical documentation),主要为用户提供产品简介、操作说明或维修指南等信息,是产品和服务不可或缺的技术说明文件,体现了企业的法律责任、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等软实力和品牌形象。

技术文档的核心知识体现在术语之中,文档的写作与翻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术语及领域知识的正确理解与表达。由于领域知识储备不足,又缺乏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平台,多数译员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检索、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术语知识积累缓慢,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缩短这一学习过程,提高信息检索和知识习得效率,从根本上提升技术文档翻译质量,是翻译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于2015—2016年在科多思(北京)咨询有限公司(Sigma Technology)实习,从事英文技术写作和翻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是专业领域知识的匮乏,面对新的写作任务不知从何下手,经常花费数十个小时阅读某款产品的专业基础知识,检索相关网站、社区、论坛、专业书籍等了解专业术语,同时还需要请教公司专业人士,才能慢慢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大约需占用整个文档写作项目时长的80%以上,耗时耗力,急需一个系统的专业知识共享平台,以便随时随地高效获取领域知识。目前,笔者为翻译专业硕士(MTI)开设技术写作课程,在与企业人士的交流中了解到市场对技术文档写作与翻译人才的需求,其中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是重要的考量点。笔者不断思考,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专业+英语”人才时,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否在语言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和市场需求,加强垂直领域专业知识学习,成为“英语+专业”人才,提升职业胜任力?对于发展迅速的MTI专业来说,这是拓展学生职业去向的有力途径,可有力避免“所学非所用”的同质化低效教学。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丰富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开设一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程,比如财经通识课、工科通识课,或者工程翻译、金融翻译等,是否足够?能否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需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前沿翻译技术、语料库技术等建设一个可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的专业领域知识服务平台,集合高校、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优势,共建共享,是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更是翻译研究面对的一道真题和大题。因而,本书的研究源于技术写作行业实践,诉求于翻译人才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延伸至企业国际形象建设,落脚于知识服务体系探索,回归技术文档翻译质量。这个过程体现了应用翻译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本质,更体现了数字人文建设的旨归。

有鉴于此,本书聚焦服务技术文档翻译的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与原理探索,选取对技术文档需求较大的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探索面向云计算产品文档翻译的知识服务体系,力求对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语料来源、操作流程、质量评估及应用场景等进行具体阐释和示范。按照知识组织理论,该平台建设包括知识规划、知识采集、知识组织和知识运用环节,具体而言,可以分为: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术语知识搜集、术语知识抽取、术语逻辑关系定义构建、术语实例创建、术语知识检索与可视化展示、知识评价与进化等。其中,术语知识抽取和逻辑关系构建属于知识系统构建的核心环节,关系着译者获取术语与专业知识的质量;而术语知识检索和可视化展示关系着译者获取专业领域知识的效率。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概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等,明确技术文档翻译在企业全球化进程及语言服务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术语知识的缺乏是影响文档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帮助读者对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形成整体了解。第2章对国内外技术文档翻译研究及知识平台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探讨了其贡献与局限,凸显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第3章至第6章为核心部分,按照分析问题、验证问题、提出方案、优化方案的顺序,开展相关概念辨析、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型与应用展望、术语知识的管理与共享。本部分数据翔实,步骤清晰,实用性较强。第7章总结了该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出了本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基于知识本体技术,提出面向技术文档翻译的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模型与分层构建方法。知识本体对领域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进行结构化描写,基于知识本体技术的知识库突破了传统术语库中平面化、碎片化的术语数据描写方式,搭建立体化、系统化的概念语义网络,是译员学习专业领域知识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从内容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型的基石。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文档翻译任务的需要,本研究提出多层次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方案,在通用领域知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以产品类型为标准进行细化,并进一步分化出面向项目的知识服务平台和面向个体的知识服务平台。译者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检索结果,真正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其次,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提出术语知识多角色协同管理理念与多层面共享模式。创造并管理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与个体提出的核心能力要求,将知识服务平台纳入企业商业战略层面,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与维护,将各相关人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述、可以编码的显性知识,保持知识平台的持续更新,实现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同步增长,实为双赢之举,丰富了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与管理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综合术语学、翻译学、知识工程学、知识管理学、技术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将知识本体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创新了术语翻译研究的视角,促进了技术文档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从而为应用翻译研究乃至整体的翻译研究带来了新思路。借助知识本体技术构建云计算领域概念语义网络,实现了知识的可视化,优化了知识组织与知识再现方式。对术语知识的细粒度、结构化描写可以实现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的同步增长,有效提高译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语言服务业与技术传播行业服务升级,助力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设。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号:15ZDB102)的支持,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及技术传播行业专家的大力协助。在此,谨向有关部门和专家致谢!

2021年8月20日,“国际语言服务”成为教育部公布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由高校自主设置的外语类二级学科,为技术写作(技术传播)这一被长期忽视的语言服务环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体而言,技术传播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向技术传播领域文档翻译的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建设流程和技术方面有诸多不成熟之处。本书仅反映了推动其走向成熟的殷切希望和热切力量。其中难免出现疏漏乃至谬误,恳请学界专家批评指正。〖JY,2〗〖SX(B〗李克红2017年6月〖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