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研究 |
作者: | 董萌著 |
定价: | 39.8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8-12-01 |
ISBN: | 9787563965991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
开本: |
内容简介 | |
本书基于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研究, 通过对该时期各历史阶段的文学概况、文学思想、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以及重要作家及作行分析, 探索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文体流变发展的线索, 探讨其重要文学阶段、文学集团的主要成员及其创作风格, 剖析厘清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与社会历史生活的关系等。 |
目录 | |
章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学发展概况 节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概况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建安文学发展研究 节 “三曹的诗歌辞赋 第二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 第三节阮籍和嵇康 第三章吴蜀文学发展研究 节东吴文学 第二节蜀汉文学 第四章两晋文学发展研究 节西晋文学 第二节东晋文学 第三节陶渊明的诗歌辞赋 第五章南北朝文学发展研究 节南朝文学“ 第二节北朝文学 第三节南北朝小说 参考文献
|
前言 | |
魏晋南北朝是指东汉建安年代到隋朝统一约400年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局比较动荡,以致败,经济衰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政局的动荡又导致了集团间的权力之争,许多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甚至遭受杀身之祸。在绵延四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除了西晋曾有数十年短暂的统一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状态。即使是西晋,也未曾出现过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可以说,这四百多年基本上是“衰世”时期。与此前的汉代、此后的唐代相比,它确实只是两大统一强盛帝国之间的“中间时期”。从文学看,与声势煊赫的汉、唐文学比较,此时期的文体上确实显得不那么声势浩大、规模壮阔,引人注目的程度自然稍逊一筹。但此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研究者们在前人积累的成果、方法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努力完善研究内容。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相当繁荣的时期。这时人们的文学意识随着频繁的更朝换代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建安时期表现了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两晋时期突出表现了玄理哲思,同时又表现出多种艺术审美追求。元嘉之后.人们逐渐追求形式美,刘勰文学思想含蓄丰富,南朝与北朝又展示了人们不同的文学意识与审美追求。本书基于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研究,通过对该时期各历史阶段的文学概况、文学思想、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以及重要作家及作行分析,探索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文体流变发展的线索,探讨其重要文学阶段、文学集团的主要成员及其创作风格,剖析厘清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与社会历史生活的关系等。 作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引用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的有限,加之时间较仓促,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学者斧正。
|
摘要 | |
章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和文学发展概况 节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多变和不安定性对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导致文学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衡和多阶段性。中国历人魏晋南北朝,便开启了一个长期分裂的时代。全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动乱不休,政权更迭频繁。从黄巾到汉末大乱,从三国鼎立到短暂的西晋统一,后又是八王之乱,导致南北分裂长达270多年。在中国这块版图上曾经一度出现过十几小小的国家。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各种力量为了争夺权力或扩大统治范围,互行着激烈的斗争。战乱和分裂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对于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因此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既抒发立业的壮志和积取的精神,也流露了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该时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 由于政权如走马灯似的频繁更迭.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从东汉末年的党祸大屠杀,到西晋初司马氏政权的高压政策,许多文人都朝不保夕,惨遭杀害,如孔融、杨修、嵇康、张华、陆机、陆云、潘岳、刘琨、郭璞等。难怪有的文人用酒来麻醉自己,有的人隐居山林,住洞穴,韬光遁世,养性全身。这种情况,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西晋建立后,为巩固政权,中正取士.于当朝显贵外,颇依门第,“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士族因此拥有了世袭政治特权。士族文学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必然造成士庶矛盾。庶文学虽不是主流,但他们兼具了建安与正始文学的精神,以激越悲怆的笔调,表达乎绝望的挣扎与控诉。西晋的左思、东晋的郭璞、刘宋的鲍照,都是魏晋南北朝庶文学作者的代表从公元479年,宋、齐、梁、陈相继被更替,直至公元589年,南北始复统一。在这样一个篡乱相替、毫无希望的时代,南不再奢望永保社稷,南朝土族更是抛弃了传统道 ...... |